这两天公众号新增粉丝200多,估计这个月公众号粉丝能够突破1000人了。
社群里面之前分享过一篇文章《凯文·凯利:拥有1000个铁粉就足以养活自己》。
何为铁粉?就是你卖什么他就会买的粉丝。
而现在公众号1000粉丝量,仅仅是数量,如果需要达到铁杆粉丝的质量,可能需要在数量上有5-10万的粉丝。
而这个过程,就是你输出价值,然后交换铁粉的过程。
前几天和孩子同学一起玩,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真听话,但是我们两个孩子基本都是不听话的,甚至在之前没有禁止看手机平板的时候,我们每天给他们规定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还会和孩子说,你们不要只听我们的,你们如果真想看,就偷偷地看。
我们不会给孩子定一些特定的规则,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如果说到惩罚措施,唯一的一点就是孩子不吃饭,或是不吃青菜,我之前打过孩子几次屁股。
打得我手上都火辣辣的,现在想想自己也是真下狠手。那时候孩子属于那种好说歹说都不听的那种,打了几次以后,慢慢改过来了。
农村出来的孩子,面对孩子不听话第一反应就是打一顿。
今天看到一段话:
你觉得我们孩子最缺的是什么?
孩子太听话,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乖孩子最容易犯三个错,是退缩、自杀和犯罪。
乖孩子还有一个三无的可能:无兴趣、无特长、无追求。
这样的孩子,他最好的归宿,就是憋屈而平庸地度过他的一辈子。
自从儿子近视以后,抖音上偶尔就给我推送这方面的内容。
昨天看到一个母亲,直接离职,孩子也退学,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在外面玩。
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这样把自己的生活完全牺牲掉,值得吗?孩子喜欢这样不上学的状态吗?
看到太多评论里面因为孩子近视焦虑得睡不着吃不好。
要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孩子的命摊上不懂事的父母,就是会一直看手机玩平板,而作为我们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去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认知水平。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天花板,所以,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或是其他事情都是小事,大事是父母不断提升。
很多人的人生是平坦没有高光时刻的,趁年轻,多努力,姿态能高能低,张弛有度。多奋斗思考学习,给自己的人生创造一个高光点,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
因为这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近视问题,还会有更多的问题在自己或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持续地遇到,你总不能每次遇到问题就问自己:为什么我早不知道呢?
和家里人建立减肥群以后,一家人的体重数字每天都在减少,今早我163斤,一是晚上自己不再吃东西,之前睡前老想吃点东西;二是最近加上了运动,每天和孩子出去待个2-3个小时,三是吃得少,一天二顿饭。
管住嘴,迈开腿,然后肚子饿得咕咕叫,没有减不下去的体重。
今天社群分享两篇内容,一篇是《你可以在365天内彻底改变你的生活(致富新方式)》,摘抄:
那些来找我说 “你知道吗,我每天工作 15 个小时” 的人,我会立马回应:“我对这个没一点儿兴趣。” 我关注的是工作时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人类的大脑啊,你觉得一天内最开始的五个小时和最后的五个小时,你的状态能一样吗?根本不可能!你会累,一旦累了,你就听不进去他人的建议,做的决定也会有风险。——布鲁内罗・库奇内利(Brunello Cucinelli)
不少人一天工作 12 个小时,一年能挣 5 万美元;还有一些人一天工作 1 个小时,一年却能挣 500 万美元。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技能、杠杆作用和认知,而不是看你工作多努力、时间多长,或者工作安排得多有条理。现在就有人能做到这样,这说明完全是可行的,你再抱怨这不公平,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我每天工作 2 – 4 个小时的时候,挣到了这辈子最多的钱。我这么一说,有些人还不信,大概率是因为他们既没远见又没本事,而且对于那些和父母教他们的不一样的事儿,就选择充耳不闻。
整篇内容是百万油管大神丹科伊结合自身经历,改变生活并致富的经验,涵盖工作理念、杠杆形式、日程安排、赚钱途径等方面,核心是通过高杠杆工作和数字产品创业实现财富增长与生活掌控。
另外一篇内容《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被称为是好文章?》,内容写得非常实用,摘要:
显然,有些主题比其他更有价值。最好的文章不太可能讨论今年流行的口红色号,但也不应该是对崇高主题的空泛论述。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给人惊喜,向读者揭示他们尚未知晓的事物。
01.
在生活中,去接近漂亮的人、事、物。经常跟自己说,少去心疼别人,少参与别人的命运。这几年卷入一些纠纷,大多数缘故都是因为开始可怜别人,给别人发声,鸣不平,多嘴。但是你一旦可怜别人,就会开始分担他的因果,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很信。
02.
总是随叫随到会让别人觉得你很好预测,一切很好预测的东西都会变成工具。
没人会尊重不劳而获的东西,没人会重视随叫随到的工具。
确定性是工具的第一属性,所以,为了避免成为工具人,要给追求确定性的人上点儿难度:成为市场人。
03.
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远离鸡群。
“远离鸡群”是强调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塑造力。
它提醒我们:
1.警惕被低层次圈子的价值观同化;
2.通过持续精进,争取进入更高阶的圈层;
3.真正的成长来自与优秀者的碰撞,而非在平庸中独显优越 。
祝阅读愉快~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