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始终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回潍坊老家

今天一家人回潍坊,两个姐姐正好都住在一个小区,年后母亲也搬到潍坊了。

母亲搬来后,我自己过来了两次,一家人还没有过来看看,母亲高血压,心里也一直担心,这周就回来看看母亲,两个姐姐工作和生意也都做电商,做的数码这块,正好过来看看。

刚到母亲那边,看到大姐剃头了,剃了短发,我瞬间鼻子一阵子酸。

说是拔罐做着理疗,身体不舒服。其实我知道,都是吃得多,活动少,长年下来身体胖导致的。

人说人,是不听的,医生一说比谁都管用。

母亲也是,之前咸菜一直吃,剩菜剩饭也是不管不顾,到医院一听医生的话,瞬间觉悟。

但是今天我和母亲聊了一下,看到桌子上还摆着咸菜和一些腌制的鱼,我说立即扔了,别吃了。

二姐还和我说,昨天母亲还吃了一个菜包子,好几天了,难受了一晚上。

人,各有各的命,谁又能管得了谁呢,自己的家人都是如此,何况是朋友或是陌生人呢?

就我岳父抽了几十年的烟,谁说也不听,直到这两年有点哮喘,医生说是再抽烟就会越来越厉害,从此一颗烟也不抽了。

二个姐姐,两个姐夫,各家有各家的事,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姐姐的公公脑出血,刚出院;二姐姐的婆婆也是高血压。

好在事业都很稳定。

吃饭的时候看到我外甥没有过来,我问我二姐,我二姐说是他在家里吃过了,就没有过来,我隐约觉得有点事情。

饭后二姐和我说,带着哭腔,说是外甥在学校也是身体难受,大小医院都看过了,都说是没有问题,脑子后边长了一个馒头大小的包,孩子就是难受,睡觉睡不好,眼睛疼,流鼻涕。

这阵子找了一个理疗店,做理疗,头发剃了,不好意思出来,就没有过来吃饭,那边理疗店说是再不注意就有脑子炎症了,我二姐也是边说边流泪。

二姐说,孩子一直说没有人理解他,眼睛疼,一直流鼻子,在宿舍也睡不着,去医院也都没有问题,就让他去上学,但是只要孩子一说难受,我就让孩子回家。我相信咱家的孩子,但是其他人都以为他学习不好找各种理由。

我二姐还说,外甥还亲口和她说过:如果没有妈妈这么相信我,我可能真的要寻短见。

我打听了一下所谓的理疗店,是在自己家里开的,一听就觉得不靠谱,什么理疗我没有具体过问,说是有效果。

瞬间我的眼睛就流下来了,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做舅舅的这些年太忙,一直没有来得及多和外甥一起玩,每一次来潍坊,外甥都喊我出去打台球,但是一次我也没有陪过他,一直都是因为工作太忙的理由给推脱过去了。

二姐从小就经常和我说,外甥从小就最崇拜的就是我这个做舅舅的,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记得在一次创业非常失落的时候,和一个朋友喝酒喝醉了,和朋友都哭了,拜着把子说起来:外面没有人关心咱,但是我去见我外甥,外甥说舅舅你瘦了,你注意一下身体,那时候小外甥才10来岁。

人一辈子没有几个可以把酒言欢的兄弟,好事说起来朋友感到真心高兴,坏事说起来朋友真心为你分忧解难。

到了30岁以上,更有感触,可惜慢慢长大,身边的好朋友好兄弟大都不在身边了,得坐飞机去见他们,都成家了,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甚至过年都难得见一面。

饭后我就去我二姐家了,看到外甥我就抱上去了,这种和外甥的亲,很亲。

忍住自己的眼泪,外甥带着我看了一下他养的一条狗,一条边牧,黑白相间的好可爱。

我一看也没有我二姐说的那样严重啊,就是正常,脑袋后边也都是正常啊。

我是这样理解理疗店的,治病都说是医院治末病,而不能治未病,末病就是已经得病了,未病就是要预防,而这个观念就让无数的人吹捧,之前直销说得最厉害。

到底对不对,咱们没有做过调查,无从判断。

我回到外甥的房间,我先问这个情况,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过敏性鼻炎,眼睛痒,流鼻涕,难道这个能和脑炎有关系?

这不是就是前两天我在日记里面说的自己的过敏性鼻炎吗?

定药,氯雷他定,在美团25元订上,到晚上9点半左右送到,我就回住处了。

明天我再问问效果怎么样。

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为认知买单。

我之前喷嚏,流鼻涕,眼睛酸痛,一直以为是感冒,但是各种感冒药都基本没有用。

直到有一次我去药店说是买药,了解到了过敏性鼻炎。

之前受罪10来天,吃了这个药,效果可以说是吃上就见效。

你说神奇不神奇,奇怪不奇怪?

很多话我不敢说,不敢和我家里人说,关于治病,也不敢在公众号里面说。

今天社群更新了一篇内容《为什么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反而会更加感到孤独和挣扎》,给大家摘要一段:

此视频短短几天播放量超过百万,如果你小时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长大后却深感迷茫,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用心看,量身定做。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要追求完美,因为它被描绘成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无论是拿满分、画出完美的线条、擅长游戏,还是在某件事上做到最好。但随着我们长大,我们意识到完美是一个陷阱,因为一旦我们认为某件事完美了,我们就停止了成长。

对我来说,完美现在意味着一种绝望的状态,没有进步的空间。不完美的美在于它允许进化、创造和学习。如果完美真的存在,那么进步就不会存在了。

这篇内容也解释了我多年来一直无法找到的拖延症的根源。我一直知道恐惧阻碍了我进步,但却没能意识到恐惧的根源。这个视频这篇内容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非常感谢!

01.正是因为小时候的聪明,我才变成了一个拥有无数爱好,却无法在任何一个方面取得好成绩的人,因为每次我开始做一件新的事情,却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擅长,所以我就放弃了,无法接受我需要在任何事情上付出努力。

02.我一直都是视频里描述的那个孩子,每一句台词都感同身受。最近参加了一次面试,10道题我答了7道。虽然最终被录用了,但我还是想放弃,多准备一些,再去参加一次面试。因为在我的心里,我想成为那种聪明人,能够完美应对面试,对面试题目了如指掌,在工作中因为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而不是那种连30%的问题都答不上的人。但正如视频里说的:“你不需要成为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才能融入这个圈子。”我会努力的。

03.“你不只是与人相处,而是在算计”,视频中这句话,真是真实到了极点。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心里戏份很多,内心不断地分析对话是如何进行的,联系是如何进行的,不断地试图在心里弄清楚。

也要不断地分析对话,分析之前说了什么、正在说了什么以及可能说了什么,说出什么话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也要准备一些不会让你看起来像个傻瓜的回应。

思考、分析、盘算着一切,不知不觉中,你就退出了对话,因为你不再与人相处;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寻找着让自己显得社交能力强的方法。

最终,你意识到自己一无是处,而挫败感随着每一次互动而不断增加。然后,你开始恨自己无能。难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吗?

祝您阅读愉快~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