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曾先后创立泡泡网、汽车之家,现任车和家创始人的李想是大家所公认的80后企业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不禁好奇李想是如何成功的实现了连续创业,有着怎样的企业管理经验,又有哪些感悟与心得值得我们学习呢?本文作者通过对李想在个人抉择、工作态度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深度访谈,为我们揭晓了这一切的答案。
![图片[1]—【H316】李想:终身成长,我一个月前和一个月以后必须是不同—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4/32ba7615-2052-41a9-aa49-b1fe88e5d004.jpg)
作 者:张辉 车和家组织发展部负责人
来 源:辉哥奇谭
我在未加入车和家之前,因合作原因,有一年多时间,每两三个月都会和李想吃顿饭。让我觉得比较诧异的是,每次吃饭,他都会带来更新的认知。
我会在饭后,快速记录一些给我启发的关键认知,发在朋友圈里。有一次,公司的一个VP在微信中问我:「你和哪位高人吃饭?」毫无疑问,这些认知给我们当时的工作有很大启发。
但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他的认知进化速度这么快?
今年春节前,当我想换工作时,李想建议我考虑一下车和家,我们谈了两个多月,我最终于五月初加入车和家。吸引我加入的不仅是车和家所在的赛道,更有李想本人的原因,我想近距离向这个「高人」学习。
入职两个月,我们几乎每天讨论各种事情,我也在参加公司的各种会议。这些经历部分解答了我当初的疑问:「为何他的认知进化这么快?」为了更加彻底的了解他,我们特意安排了一次内部的「专访」,下面是专访实录:
张辉:第一个问题有关你自己。说实话,我来车和家之前,包括进来之后,有段时间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你所做的一些关键选择与大家不一样;比如说其他人都在做纯电动,而你选择增程式电动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李想:一家企业经营核心是我们要解决最本质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做的,通过增程电动解决电动车消费最头疼、甚至是致命的里程焦虑问题。
我应该是充电条件最好的那类电动车车主,但是并不妨碍我能看到身边的朋友,买了电动车后在充电桩上遇到巨大的麻烦。
我能看到现实中大冬天的早上在那里排队一两个小时充电的同事(硬哥),也能看到汽车之家论坛里的电动车用户在大的节假日外出旅游,在高速休息区上等三四个小时充电,以至于一天都毁掉了。
我觉得电驱动的体验非常好,也为真正的智能化、数据化、自动驾驶奠定了基础,这是电动车的车主们都很容易能达成的共识。
但是,电池的成本、充电的环境如何解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想得更长远、更全面的重要问题。
特斯拉和蔚来选择通过建立庞大的充电设施(快充、换电、充电车等)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选择在车这个产品本身,用技术来更便捷的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
电动车目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电池+电机驱动,一种是增程器+电池+电机驱动,还有一种氢燃料电池+电机驱动。
这里边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谁高谁低(增程电动肯定比纯电动难度更大),而是成本效率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怎么解决消费者的难题:里程焦虑。
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过渡不过渡的,所有的科技都是在不停的往前走,今天的这些只能支持40-80千瓦快充的纯电车型,三五年后连主流快充(200千瓦-350千瓦,配合储能,像加油一样方便)你都用不了,那才是更可怕的过渡产品,二手车都没人买。
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技来解决现在和未来的问题。至于十年、二十年以后,那会儿还会有新的技术来产生,一定不是我们今天看到这些技术,我们保证自己永远在技术的最前线。
张辉:你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你自己的选择是很孤独的?因为只有你在做这个选择,会不会因为别人没有和你做同样的选择,你会担心这种决定的正确性?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