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00】如何衡量个人成长?

【H300】如何衡量个人成长?—曹哲成长社群
【H300】如何衡量个人成长?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1288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在衡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认为个人成长只能通过外在的财富、地位或名声来衡量。

这种单一的视角往往导致我们在追求成长的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可能因为无法达到这些标准而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然而,衡量真正的成长远不止这些表面指标,它要丰富和多元得多。

本文作者Huyen Chip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她认为个人成长应该从内在的变化和发展出发,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成就。

她提出了三个衡量个人成长的新视角:

1.变化率:人生有其周期性,每3-6年,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人,这些变化可以是生活方式、朋友圈或者职业路径的转变。

2.解决问题的时间:人生有三大问题:职业、家庭和财务。我们应该尽快解决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为自己搭建一个安全网,以便未来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探索更多的可能。通过观察自己解决了哪些大问题,可以衡量个人成长。

3.未来选择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梦想似乎在减少。但Huyen Chip认为,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们的选择应该越来越多,因为我们能够识别并抓住更多的机会。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够最大化未来选择的行动。

正文内容:

我的创业伙伴们总是把增长挂在嘴边。他们琢磨着怎样衡量自己的业务增长,以及如何实现规模的飞跃。比如说,如果他们现在的年收入是 100 万美元,他们就会思考怎样能翻十倍,达到 1000 万美元。同样,如果他们现在有 1000 个用户,他们就会计划如何扩大到 10000 个用户。

这让我开始思考,人们是如何衡量自己的成长。我并不打算用净资产或者粉丝数量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因为这些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目标。在和许多朋友深入交流后,我发现了三个有趣的衡量标准:变化率、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及未来选择的数量。

有些朋友告诉我,他们觉得这篇博客文章有点反社会倾向。他们问我,为什么非得把一切都量化?生活是用来体验的,不是拿来计算的。作为一个对数字有些痴迷的人,我不觉得量化和生活是水火不容的——量化常常让我活得更明白——但我理解他们的想法。这篇文章,更像是一次思维的锻炼,而不是一次严格的实验。

01.变化率

我有一个理论,认为生活有自己的周期性节奏。每3到6年,你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人。你会面临不同的挑战,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你交往的人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你五年没和某个朋友联系,可能你们就不再有共同语言了。学校按照3到6年的周期划分阶段,这并非偶然。

【曹哲备注:李笑来有个理论:7年就是一辈子。与这个理念基本一致。】

回过头看,我发现自己每三到六年就会经历一次生活的巨变。从三年级到十年级,我一直沉浸在数学竞赛的世界里。随后的五年,我投身于写作事业。大学四年,我专注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毕业后,我花了将近六年时间探索和尝试。直到最近,我才感到自己对生活有了掌控感。

萨米,我的新朋友,对设计策略游戏情有独钟。他向我介绍了金融界的“72 法则”。这个公式简单易用,能帮你估算投资翻倍需要多少年。举个例子,如果年利率是 8%,那么根据 72 法则,你的投资大约需要 9 年时间翻倍。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将自己视为一项投资,通过自我转变,成为一个全新的我来衡量个人的成长呢?变成全新的自己,并非总是好事,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对我来说,这正是我追求的。我渴望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我渴望迎接新的挑战。我珍视老朋友(我至今还和小学时的挚友保持联系),但我更享受从新朋友那里学到的东西。

02.解决问题的时间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0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