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学校应该教给学生的一个重要理财观念是:我们购买的一切东西都需要支付双重代价。
第一重代价是金钱,也就是为获得物品所支付的实际价格。无论是一本书、一款理财软件、一辆自行车,还是一把羽衣甘蓝。
而第二重代价则是使用这些物品时所需投入的精力和主动性。这种投入往往比金钱付出更为昂贵。
举个例子,一本新书可能只需要二十美元就能买到,但要真正读完它却需要投入十个小时的专注时间。只有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这二十美元的投资才有意义。否则,这钱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同理,买了理财软件后,你需要花时间设置并养成使用习惯,它才能真正帮助改善你的财务状况。买了自行车,你得经历一段痛苦的学习期才能自如地在街上骑行。至于羽衣甘蓝,只有经过去筋、切碎、蒸煮和咀嚼,才能为身体提供营养。
环顾自己的家,你可能会发现许多只付出金钱却从未真正使用过的物品:闲置的会员卡、未读的书籍、没玩过的游戏、搁置的毛线。
我虽不能完全确定,但我觉得在消费社会兴起之前,人们较少关注如何获得物品,而更注重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东西,并将这种充分利用的习惯内化于心。试想一下,买了一台犁却从未用它耕过地,是多么可惜。
工业化确实大大降低了很多商品的价格,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的购买力足够强。一旦有了意外之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买些什么新东西。
然而,不管你购置了多少新奇的物品,你用来支付“第二重代价”的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是有限的——无论是去健身房锻炼,还是阅读完整版经典著作,或是把尤克里里练得好听,这些投入都无法被省略,因此这些物品带来的价值也就无法真正实现。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