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78】困在系统里的人:摩罗沉思录

【H278】困在系统里的人:摩罗沉思录—曹哲成长社群
【H278】困在系统里的人:摩罗沉思录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49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推荐理由

为什么人们会陷入系统“陷阱”?

  1. 系统并非由某个具体的“恶人”操控,而是由无数个体的行为共同构建的,最终形成了一种无形的、难以逃脱的“陷阱”。现代社会的制度和系统(如资本主义、官僚体系等)虽然是由人创造的,但它们逐渐演变成一种压迫性的力量,吞噬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
  2. 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得不牺牲其他价值(如环境、健康、道德等),最终导致集体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即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这种局面是不利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个体无法单方面改变现状。
  3. 技术进步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创造了新的“陷阱”。例如,自动化技术可能导致大量失业,核武器的发明引发了军备竞赛。技术的进步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牺牲其他价值,从而加剧了“多极陷阱”的形成。

为什么我们会“作茧自缚”?

  1. 在许多情况下,个体之间的竞争导致集体陷入不利的局面,而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个体无法摆脱这种困境。例如,资本主义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压低成本,即使企业主希望改善工人待遇,也不敢轻易行动,因为这样会导致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 现代社会的激励结构往往鼓励个体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价值。例如,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政治家为了赢得选举,可能会迎合选民的短期需求,而忽视长远的政策规划。
  3. 一旦某种系统或制度形成,它往往会自我强化,难以被改变。即使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系统仍然会继续运转。例如,文章提到的“电击陷阱”中,每个人都不得不每天给自己电击,因为如果有人不这么做,其他人就会处死他。

陷阱的反面是花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补充阅读:

作者将“花园”视为“陷阱”的反面,认为通过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技术进步,人类可以摆脱“陷阱”的束缚,创造一个有序、和谐、充满人类价值的“花园”。

这种“花园”不仅是对当前社会困境的一种理想化回应,也是超人类主义愿景的核心目标。通过超级智能的协调,人类有望在未来实现这一理想状态,彻底摆脱“摩罗”的压迫。

正文内容:

I.

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关于摩罗的著名诗歌: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1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