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塞尔·阿科夫(Russell Ackoff)。他是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系统理论家,被誉为“系统思维之父”。
在许多人的心中,智慧似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累积的宝贵财富。我们经常期待年长者分享他们一生的智慧,却忽视了一个事实:智慧并不总是与年龄成正比。
正如阿科夫所指出的:“真正的智慧其实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在这篇文章里,阿科夫分享了给他生活带来快乐的源泉。这种快乐并不是由金钱或物质带来的,而是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得到的。
以下是文章部分观点高亮:
- 提升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性能,并不保证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实际上,这种做法有时反而会削弱整体的表现。
- 解决一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常被认为是直接解决它,但这是错误的。真正高明的做法,是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通过重新设计问题所在的实体或其环境,让问题不再存在。
- 教育的本质,并非仅仅在于教师的灌输,而是在于学生的吸收——但现实中,教师的教学往往无意中成了学习的阻碍。
正文:
当一个人步入八十岁高龄,社会往往认为他已成熟,到了收获智慧的时节。这种所谓的“收获”,通常是指人们邀请这位长者回顾并分享他一生积累的智慧。然而,这种请求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即智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长者被期待与他人分享他或她毕生积累的智慧。遗憾的是,我的智慧之囊已经空空如也。我曾拥有的一切智慧,似乎都已在我的文字中消散无踪。
有些人可能会错误的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未来的预见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然而,真相是,我们对未来看得越清楚,就越会采取措施去避免那些预见到的事情成真。正如肯尼斯·博尔丁(Kenneth Boulding)所言:“如果我们今天就能读到明天的报纸,那么明天就不会到来。”遗憾的是,正如你所知,我并不关心如何预测未来,我更愿意通过在当下做出恰当的行动来塑造未来。我是“现实学社”的创始成员。
我并不打算将过去重塑成我理想中的模样。正是因为它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我才从中汲取了教训,这也解释了为何我对它的记忆模糊。此外,你不能从我的错误中学习,你只能从自己的错误中获得成长。我鼓励你勇敢地去犯错,而不是让你因害怕而止步不前。
这些沉溺于自我的的思考,最终会将我带向何方?答案不言而喻,正是我心之所向:探讨生活中最核心的部分——享受快乐。对我来说,钱从来都不是让我去做无趣之事的理由。因此,我将回顾那些给我带来欢乐的主要源动力。
一、拒绝接受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特别享受挑战那些看似显而易见的事实,并探究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大多数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这些所谓的“显而易见的事”往往是错误的。我意识到,所谓的“显而易见”并不是不需要证明,而是人们懒得去证明。讽刺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对“显而易见”的定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只是对自己显而易见,而不是对其他人。”
【曹哲备注:所以说经验之谈并不是适用于每个人的人生,不如更好的去放开享受自己的人生,然后总结属于自己的经验。很多时候大众都认为正确的是不一定是正确的,而是社会想让你相信的。不要盲目从众,要具备自己思考的力量,三思而后行。被言论裹挟未免太过容易不费脑,长此以往会变得蠢笨,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以下是我发现的一些存在明显错误的小例子:
- 提升系统中单个部件的性能,就能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吗?并非如此。这甚至可能破坏整个系统。比如,你把劳斯莱斯的发动机硬塞进一辆现代汽车里,结果很可能是车开不了。这个例子说明了为什么单纯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往往行不通。这种对性能提升原则的误解,促使我设计了几种新的组织结构,它们分别是:环形组织(Circular Organization)、内部市场经济(Internal Market Economy)和多维组织(Multidimensional Organization),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组织内部的互动。
- 问题本质上属于学科性的。但真正有效的研究,它不局限于单一学科,也不只是跨学科或多学科,而是超越了学科的界限。系统思维,它是一种全面性的思考方式;它尝试从整体的行为和特性中去理解局部,而不是反过来,从局部的特性去推断整体。科学将不同的学科看作是我们所经历的现实世界的不同部分。实际上,科学认为现实世界的构造和组织,与大学是相似的。
【译者注:圆形组织是一种组织结构设计,它强调组织的非线性和网络化特征。在这种结构中,传统的层级和部门界限变得模糊,转而形成一个更为流动和互动的环境。圆形组织的目的是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增强团队协作,并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层级障碍。
内部市场经济是一种组织内部运作模式,它模仿市场经济的机制,将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或团队视为市场主体,通过内部交易和价格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和工作流程。这种模式鼓励内部竞争和创新,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多维组织是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它超越了传统的二维层级结构,允许组织在多个维度上进行管理和运作。这种结构可能包括产品线、项目组、地理区域等多个维度,使得组织能够同时考虑和响应不同方向的需求和挑战。多维组织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要求更高级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这是一个双重误解。首先,学科并不是现实不同部分的构成,而是现实不同维度的体现,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观察视角。现实的每一面都可以从这些视角中得到不同的解读。只有当我们从所有这些视角同时审视时,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整个现实。
其次,我们各自观点的应该是分离的,往往让我们倾向于用提出问题时的视角来寻找解决方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不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无法解决由这些模式引发的问题。”一旦我们理解了系统的运作方式,包括各部分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整体的行为和特性,我们通常能找到比问题提出时的视角更好的解决方案。举个例子,我们治疗头痛不会选择开颅手术,而是通过口服药物。这是因为我们对人体这一生物系统的工作机制有所了解。科学将现实分解为不同的学科领域分别研究,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我们对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的理解不足。
系统思维,它不仅打破了科学与专业领域观点之间的界限,更跨越了科学与人文学科的鸿沟。在我看来,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那些看似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而人文学科则致力于发现那些看似相似事物之间的差异。科学与人文,这两者,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可以独立观察,却永远不可分割。因此,我将系统学的研究,称为“科学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 解决一个问题的最佳方式常被认为是直接解决它,但这是错误的。真正高明的做法,是从根本上消除问题,通过重新设计问题所在的实体或其环境,让问题不再存在。这样的设计不仅融合了常识和深入研究,而且比单独的试错或科学研究更能增进我们的学习。
![图片[1]—【H256】系统思考的一生—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3/35191572-cb8b-4a05-a89a-39399a84c0ac.jpg)
二、直击社会制度的真相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