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地图是如何欺骗你的?
让我们从地图制作的基本原理说起。地图制图是一个将三维地球通过投影、缩小和符号概括,转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过程。这三个步骤,每一步都会造成地图一定程度上的失真。而且这个“失真”不仅容易,而且必要。
因为要在平面上展现三维世界的复杂关系,地图必须对现实进行扭曲。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制图悖论:为了呈现有用且真实的画面,准确的地图必须说善意的谎言。
首先是,投影之谎。地图投影是将地球三维曲面转换为二维平面的关键步骤,却也是谎言的开端。不同投影方式,如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与方位投影,各有特性与局限。
比如,世界上最常见的世界地图基本都是圆柱投影,也就是著名的墨卡托投影。这种投影法是从地心向环绕地球并与赤道相切的圆筒上投影。这样经线是等距和平行的垂直线,而纬线是平行的水平直线。距赤道越远,纬线间的距离就越大。
但这种投影法的缺点是面积变形,靠近极点的地方显得特别大,如格陵兰岛似乎比南美洲都大,实际上比后者小得多。
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投影方式?这是因为墨卡托生活在大航海时代,当时的航海家迫切需要一份能准确表示航线的地图。在远洋航行中,船只保持固定航向至关重要,而陆地面积的准确性反而不那么重要。
墨卡托投影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保持角度不变形。在这种海图上,等角航线(两地间最短的航线)呈现为一条直线,使航线一目了然。这让航海者可以使用直线导航,无需频繁调整罗盘方向。
这种投影选择反映了不同需求导致的视角差异:航海者重视角度准确性,因此选择保角投影;地理学家关注面积关系,则采用等面积投影。这两种特性无法同时兼具。
除了投影问题,地图符号的概括也会产生偏差。地图符号虽然是信息编码与传递的工具,但其选择与设计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制图者需要判断保留或省略哪些信息。
为了避免符号重叠、提高图形清晰度,地图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地理要素进行简化、位移和聚合。这导致城市街区轮廓被简化,街道经过筛选,从而丢失了微观地貌和真实街道走向的信息。
这种用抽象几何图形替代复杂地理现实的做法,虽然从宏观角度提高了地图的可读性,但也牺牲了微观细节的真实性。
制图者的视角也会影响信息的选择和过滤。例如,经济地图侧重经济数据而忽略生态文化要素,这种单一视角虽然突出了特定主题,却掩盖了区域发展的多样性。这样,真实的地理生态就被简化为片面的、孤立的视角。
正如不同视角下的地图呈现出不同的”真相”,地球的三维复杂性在二维表达中就会产生多重解读。当我们试图在平面上展现这个立体世界时,每个视角都不可避免地带来特定的失真。这就像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使用目的会带来不同的观察视角。航海者关注航线角度,因此选择保角投影;城市规划师重视功能布局,所以简化地理细节;军事战略家专注防御要点,便会突出战略位置。每个视角都是正确的,但都只是真相的一个侧面。就像同一座城市,在不同人眼中可能是旅游胜地、商业中心或者军事要塞。
与此同时,每个制图者都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为什么大多数政治地图至今仍在沿用墨卡托投影?
这与冷战时期有着密切关系。在两大阵营的对峙中,地图成为了一种政治宣传工具。美西方认为——把苏联画得格外庞大能让民众产生威胁感!苏联一方则想——把自己画得无比巨大能让人民感受到共产主义的强大!
因此,地图本质上并非单纯的地理信息展示,而是多重视角的叠加。因此引申出来的是:对于一个事物,一个概念,如何看比看什么更重要。
正文:
本书探讨了地图可能产生误导的多种方式,以培养人们对地图的理性怀疑态度。
![图片[1]—【H235】地图是如何欺骗你的?—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3/bfbcb503-a9f2-486a-a3b3-17a5a2702d34.png)
地图造假不仅容易,而且必要。要在平面的纸张或视频屏幕上呈现这个复杂三维世界中的关系,地图必须对现实进行一定程度的扭曲。这个制图悖论无法回避:为了展示一幅既实用又真实的画面,精确的地图有时不得不使用”善意的谎言”。
地图上的欺骗手段不仅包括政客制图师故意隐瞒信息的恶意行为,还包括那些制图外行人犯下的技术性错误。给地图使用者最重要的提醒是:对于同一事件或同一组数据,可以制作出无数种不同的地图,而你所看到的这一张,仅仅是其中之一。
本文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对地图的理性怀疑精神。地图本质上是一种人为编制的信息集合,它可能会因制图者的无知、贪婪、意识形态偏见或恶意而产生失真。
一、地图的三大要素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