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How to Be More Productive (While Working Less)
作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写书的经历来探讨工作效率问题,从较为新颖的视角出发,提出工作的两种类型:
1.可以视为投入产出为正比的“线性函数”式工作;
2.“收益递减(甚至为负)”的工作;
既然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线性工作”,并不是所有劳动产生的结果都是平等的,我们该如何提高效率呢?那就是“策略性懒惰”,找到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的“杠杆点”,并学会“去杠杆点”。
通过领会工作效率的真正逻辑,我们完全可以在投入更少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正文:
我花了18个月的时间来撰写《不在乎的微妙艺术》(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uck)一书。在这段时间里,我写了大约 15 万字(约 600 页),其中大部分是在最后三个月完成的。事实上,我可以自信地说,在最后三个月完成的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前15个月的总和。
这是因为我在最后期限内像个疯子一样工作吗?连续工作 36 个小时不眠不休的那种?不,事实上,在最后的三个月里,我每天的工作时间比前15个月还要少,但完成的任务却比前15个月多得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在工作效率方面,事情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
从戴维·艾伦(David Allen)【文章尾部有备注】到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这个星球上每一本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书,都或多或少地在告诉你同样的事情:天刚亮就起床,喝点提神的饮料,把你的工作时间按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严格执行待办事项清单和日程表,提前15周安排约会,凡事都要提前做。
但是,这样的要求是我不可能办到的。事实上,凌晨3点是我的最佳写作时间,而且我讨厌日程表,在经营在线业务近10年后,我仍然没有自己的日程表。
就是我的工作方式,对我来说是可行的,但可能并不适合你。那么,为什么还要费劲地谈论这些呢?
我认为,工作效率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大脑,因此也有不同的偏好、视角,以及认为最有效的情况。因此,我曾几次试图谈论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题,但并不热衷于讨论新的应用程序或晨间惯例,而是专注于了解每个人自己的心理。
例如,拖延与焦虑有很大关系,因此了解自己的神经症和恐惧非常重要。行动是有惯性的,所以养成个人习惯,可能比强迫自己大早上坐在瑜伽垫上要有用得多。
除了让我长出了第一根白头发,让我在夜晚辗转难眠之外,《微妙艺术》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工作本质的东西。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工作本身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想花点时间写一篇关于工作本质的文章。
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比如说,画一幅水彩风景画的效率技巧,可能对按时完成报税表并无用处。或者说,能帮你想出办法重新组织团队的建议,与能帮你更快打扫完公寓的建议是不一样的。
1.一个可以被视为线性函数的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将工作视为线性函数。我所说的“线性”是指,你创造的产出与投入的小时数成正比。
![图片[1]—【H187】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策略性懒惰是一个杠杆点—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2/7aa2a5d3-2630-4e23-aa9c-04ece76ff6af.png)
工作是一个线性函数。
所以,工作2小时的效果是工作1小时的两倍,8小时的产出是2小时的4倍。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生活中都会假设事情是这样运作的。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作业是线性的。他们给一堆东西让你背,如果你花两个小时背记,那么记住的东西就会比花一个小时记住的多一倍。然后我们长大了,并认为余生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大多数深思熟虑、耗费脑力的工作都并不是这样展开的。
唯一线性的工作是那些非常基本的重复性工作。比如拖一捆干草,或者打包箱子,或者在海量的电子表格上手动输入令人讨厌的数据,或者在麦当劳操作油炸锅。
四小时的工作效率是两小时的两倍,两小时的工作效率是一小时的两倍,以此类推。
可悲的是,很多企业都相信“工作是一个线性函数”,所以才会不断督促员工工作。因为在他们看来,16个小时的工作效率是8个小时的两倍,所以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你们都应该在凌晨4点往咖啡里加黄油,写代码写到眼球出血,勤奋,勤奋,再勤奋。
不过,尽管这种“忙碌文化”的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事实是,大多数类型的工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能让你赚钱的工作,回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收益递减的。
2.收益递减(甚至为负)的工作
想象一下,你到户外慢跑了 10 分钟,这是一件健康的事情。
再想象一下,你到户外跑了 20 分钟,这也是健康的,但其效益不一定是 10 分钟的两倍。
接下来,你跑一个小时会怎么样?这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有点勉强了,还是最初的10分钟锻炼带来的好处最多。
运动的收益是递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肌肉会疲劳。肌肉疲劳后,刺激肌肉进一步生长的能力就会减弱,直至消失。花两个小时在健身房锻炼,几乎不会比花一个小时有什么额外的好处。而花一个小时只比花 45 分钟的好处多一点点。
大多数工作都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就像肌肉一样,你的大脑也会疲劳。如果你通过解决问题或做重要的决策来锻炼自己的大脑,那么你一天能有效完成的事情就会受到限制。
![图片[2]—【H187】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策略性懒惰是一个杠杆点—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2/41c5c1f7-98ec-453d-b1a5-4155cd32e450.png)
我妻子曾经在广告行业工作,和许多行业一样,她对疯狂工作有一种迷恋,尤其是在重要的演讲或活动提案到期的时候。人们会待到很晚,经常工作到晚上9点或10点,甚至有时周六也上班。
但她注意到,这些额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无效的。一天结束后的四个小时,比如从下午6点到晚上10点,所做的工作与一天的前两个小时一样多。人们基本上都是在为微薄的边际收益而拼命工作。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人们还会因为太累而开始做不好工作,或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错误决定时,实际上无意中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工作。这样,你就从为边际收益递减,变成了边际收益为负。
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当我开始写《微妙艺术》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当时和其他几个作家在一起进行“写作马拉松”,在一个下午尽可能多地写出单词。我们会在晚上喝酒的时候,幸灾乐祸地谈论自己写的字数。
我表现最好的一天写了8000字,只用了6个小时。
“天啊!”我想,“我一天就写了32页!”这样只需要10天就能写完一整本书了。
不过,我遇到了一个问题。
![图片[3]—【H187】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策略性懒惰是一个杠杆点—曹哲成长社群](https://www.caozhe.cn/wp-content/uploads/2025/02/f2856942-5147-418e-807d-100b637963a8.png)
几周后,当我回去修改这一章时,发现在这8000字中,大概只有500字是能用的。
问题是,我花了四天的时间来整理这些垃圾,重写少数可以挽救的部分,并删除那些糟糕的部分。突然间,我那8000字的“巨大”创造力,给自己带来了太多额外的工作,以至于那天我还不如什么都不写。
这让我大彻大悟。在创造性工作方面,不仅收益会递减,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写得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负收益。因为糟糕的写作不仅仅是糟糕,它还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因为这些文字垃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改和编辑。
在写作《微妙艺术》的第一年,我大部分时间都抱着“写得越多=越好”的心态。结果,我至少花了一半的工作时间,来解决自己当初制造的麻烦。
最终,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挫折之后,我开始注意到,大多数时候,我在前1-2小时写的东西都很棒,几乎不需要修改,而且通常与我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信息非常吻合。
而在 3-4 小时内写的东西则好坏参半。好的时候,我会写出一些不错的内容(虽然几乎没有前两个小时写得那么好)。但在糟糕的时候,大部分内容都没法看,而且我还在因此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工作。
在第4个小时之后,几乎我写的所有东西都很糟糕。在那之后,我尝试的任何写作都是负收益的,还不如去打打游戏什么的。
我直到写作一年多之后,才鼓起勇气尝试将写作时间限制在每天两小时内。那时候,我仍然沉浸在线性回报的思维模式中,但还是尝试了。
我对125,000 字的初稿投入了很多精力,同时害怕发现前一年50%以上的“工作”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实际上还降低了自己的效率。 但我在尝试限制写作时间以后,竟然发现效率倍增,在两个月内就完成了新书的草稿。
后来,我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了书的第二稿。我想,大多数创造性工作的回报曲线都是负的。过去我做设计工作的时候,经常对一张图片反复修改,以至于最后自己都无法判断这张图是否好看了。然后,我会花上半个晚上的时间去努力让它“看起来好看”,直到早上醒来,才意识到这个想法一开始就很糟糕,最好还是从头开始。
社交性强或需要大量团队建设的工作也会产生负回报。如果你总是需要元气满满,那么每当精力或情绪低落时,就可能会让客户反感,从而失去长期的利润。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不仅不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反而会让他们讨厌你,更不会有动力在未来创造业绩。
3.“杠杆点”和“去杠杆点”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