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61】谈“偶像崇拜”的成因和危害,不要成为这种“粉丝”

【H161】谈“偶像崇拜”的成因和危害,不要成为这种“粉丝”—曹哲成长社群
【H161】谈“偶像崇拜”的成因和危害,不要成为这种“粉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1883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文章目录

一、引子(三则)

二、界定一下“偶像”的范畴

三、偶像崇拜有哪些特征?

四、【产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因素

五、【强化】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因素

六、偶像崇拜的【非】心理学因素

七、偶像崇拜的弊端

八、我的几点建议

今天再发一篇心理学和思维方面的内容,聊聊粉丝(Fans)和偶像崇拜的话题,此篇内容主要是聊危害的一方面,大家要独立思考,不要以偏概全。

一、引子

如下几件事情促使我决定谈谈“粉丝”的话题。

01.引子之一

假期某个老读者提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她很喜欢这些内容,但是最近一年,他/她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跟我反复提倡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是矛盾的。

02.引子之二

另外一个读者提到“某网络社区”的大号拥有数量众多的粉丝。当大号跟别人吵架,粉丝们也跟着一拥而上,用口水把对方淹死。

03.引子之三

最近两年来,时常有读者要求我针对某热点事件发表评论。提出此类要求的读者可以分为两种人:

其一,因为读者多,希望我谈论该热点事件,引发更多读者的关注——【这个动机是正常的,我表示欢迎】;

其二,自己对该热点事件没有进行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希望我谈论该热点之后,拿我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拿我的价值判断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个动机是不正常的,我表示反对】。

二、界定一下“偶像”的范畴

当咱们提到“粉丝/Fans”这个词汇时,前面通常都有一个定语(某某的粉丝)。

从逻辑上讲,“粉丝”和“偶像”是对偶的概念,这俩概念必定是成对出现滴(孤立存在无意义)。因此,要谈“粉丝”这个概念,有必要先聊聊“偶像”的概念。

“偶像崇拜”这个术语最早来源于宗教界。不过我今天要谈的“偶像”是【广义】滴,不仅包括宗教领域,也包括其它领域(比如政治界、科技界、体育界、娱乐界、等等)。

考虑到某些读者可能是宗教信徒,为了照顾其信仰,本文尽量回避宗教领域的“偶像崇拜”问题。

广义的“偶像”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这种最常见),也可以是一个团队(比如球队的粉丝),甚至可以是某个具体事物(比如印度教对牛的崇拜)或抽象事物(比如编程语言的粉丝)。如果偶像是具体人,可以是活人(比如当今的歌星、影星、网络名人、等),也可以是去世的人(比如:乔布斯…)。

三、偶像崇拜有哪些特征?

“偶像崇拜”有不同的层次和程度。那些比较极品的粉丝通常会具有如下特征。

01.完美化

粉丝通常会认为偶像是【完美】的。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或事物。所以,当粉丝对偶像具有“完美认同”的时候,他/她已经就已经出现严重的“选择性失察”——无意识地忽略掉偶像的缺点(关于“选择性失察”,后面还会提到)。

前几年曾经跟某个读者有过交流,在谈及某位伟人的的时候,他提到说“他的道德作风,无可挑剔”。当时我就觉得他是他的粉丝,而且已经陷入了“完美化”的思维误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很多苹果的粉丝(俗称“果粉”)会坚定地认为苹果的产品是完美无缺的。

我在网上看到如下一句话,很恰当地体现出粉丝对“完美化”的疯狂:对于脑残粉来说,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偶像是完美的,否则你就等着一场‘圣战’吧。

02.无条件相信(盲信)

一旦出现了“完美化”的认知偏差,通常就会引出另一个副作用——“无条件相信”(以下简称“盲信”)。 看过《动物庄园》的同学,应该记得里面的经典台词——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讽刺的就是这种【盲信】。

再联想到一些时期,很多狂热的“盲信”,他们坚定地认为“某些人永远正确”。简直跟《动物庄园》描绘的场景如出一辙(顺便说一下:《动物庄园》出版于1945年,乔治·奥威尔)。

03.无条件服从(盲从)

比“盲信”更进一步的就是“无条件服从”(以下简称“盲从”)。

04.排它性

具有前面这些特征之后,狂热的粉丝自然会把偶像看成是“独一无二”滴。接下来,狂热的粉丝就会逐渐排斥跟偶像【同一维度】的其它东西。比如某些狂热的“C 语言粉丝”会认为其它编程语言都是垃圾(我就碰到过这种同事)。

虽然粉丝不会崇拜同一维度的不同偶像,但有可能崇拜不同维度的不同偶像。

这话说得比较绕口,打个比方:韩寒的粉丝不会是郭敬明的粉丝;但是韩寒的粉丝有可能同时也是乔布斯的粉丝。因为韩寒跟郭敬明属于同一个维度,但跟乔布斯属于不同维度(跨界)。

四、【产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因素

01.过于感性

要制造粉丝,最基本的心理学因素是“感性”。越感性的人,就越容易受到下面这些心理学机制的影响。所以这类人有更大的概率沦为粉丝。

02.认同(Identification)

粉丝对偶像是有选择性的——换句话说,粉丝不会随便选某个人或事物当偶像。某些粉丝对偶像的选择跟“关联原理”有关。这个原理是啥意思?

这类粉丝选择偶像是建立在某个【联系纽带】之上。通俗地说,他们是为了寻找【共性】。有了共性,粉丝就可以获得某种心理上的【认同感】。

在此基础上,偶像就如同自己的延伸,对偶像的崇拜就如同对自己的崇拜。这类粉丝不妨称之为“自恋型粉丝”。

03.补偿(Compensation)

“补偿性”和刚才提到的“关联性”正好【相反】。

“关联性”是为了寻找共性,而“补偿性”是指——某个粉丝缺少自己渴望的某个特质,那么他/她就会选择具有这种特质的偶像,从而在“偶像崇拜”中得到心理补偿。

最普遍的“补偿性”大概就是对“名望”和“奢华”的补偿。

由于拜金主义的盛行,有相当多的屌丝非常渴求“名望 & 奢华”。但是渴求而又不可得,就会产生内心的焦虑。某些人就会利用偶像崇拜来得到补偿——把偶像的荣耀视作自己的荣耀。

再比如某些粉丝要想追求特立独行,但是自己又做不到。于是他们会崇拜某些特立独行的偶像,以此获得心理上的补偿。

04.从众(Bandwagon Effect)

还有一些崇拜偶像属于从众效应——俗称“跟风/随大流”。大部分人受“从众效应”影响都是因为缺乏主见。

除了“缺乏主见”,还有另一个因素有可能导致“从众”。

比方说:你是中小学生,班上的同学都崇拜某个明星,你在潜意识中担心被孤立,可能也会不由自主地成为该明星的粉丝。

05.小结

本节提到的“认同”和“补偿”属于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

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对于“从众”的后一种情况,也可以算是“心理防卫”——防卫“自己被孤立”。 那么,你觉得哪些人更需要“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是那些内心不够完善,不够强大的人。

五、【强化】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因素

前一节分析的是“成因”,再来说说“偶像崇拜”是如何被强化的。先说“心理学层面”的因素,待会儿再说“非心理学层面”的因素。

01.光环效应(Halo Effect)

关于“光环效应”这个话题,之前分享过一篇内容《光环效应引发的认知误区》。所以本文就不浪费口水解释“啥是光环效应”。

对于粉丝而言,光环效应的作用在于——把偶像的某个“孤立的优点”扩大化成“全面的优点”。

比如对于歌星的粉丝而言,该歌星一开始可能只有孤立的优点——唱歌唱得好。但是经过光环效应的误导之后,粉丝会觉得这个歌星的其它方面(比如:容貌、言谈、品位、道德……)也是出众的优点。 显然,“光环效应”导致的认知偏差强化了粉丝对偶像的崇拜。

02.选择性失察

“选择性失察”是造成“光环效应”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玩意儿比较普遍,单独拿出来聊。

常见的“选择性失察”包括如下三种:

A.选择性失忆

比如某些狂热的粉丝,当他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对某些“辉煌的画面”印象深刻,而对【同时代的】某些“阴暗面”却淡忘了。这就属于“选择性失忆”。

可能有些人会辩解说,那是年代久远,所以记忆模糊。那我再举另一个例子。

“方韩口水战”,当时双方都犯了些比较低级的错误。

如果你现在去问双方的粉丝,估计很多粉丝对自己偶像的低级错误已经淡忘了,但是对另一方的低级错误却印象深刻。

B.选择性失明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某次足球比赛录像拿给双方的粉丝观看。

结果其中一方的球迷认为“显然越位”,而另一方的球迷认为“显然没越位”。对同一个录像得出截然相反的观点,至少有一方犯了“选择性失明”。

C.选择性失聪

比如在某个歌星的演唱会上,歌星明显唱走音,但很多粉丝楞是没听出来——这就是“选择性失聪”。

03.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这个概念应该是出自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此书堪称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建议大家务必通读多遍)。

此书的核心观点是:

当个体【融入】到群体之后,那么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就代替了个体的有意识行为。此时,个体的自我就丧失了。

我列举场景: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如果你看过这些场景的视频或照片,你会看到参与其中的粉丝都陷入了忘我的疯狂之中,有些粉丝甚至激动得昏厥。这就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 前面我提到说:粉丝通常是比较感性的人。而“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会让感性的人变得更加感性,从而实现“对偶像崇拜的强化”。

六、偶像崇拜的【非】心理学因素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8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