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0】意识的哲学思考: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

【H130】意识的哲学思考: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曹哲成长社群
【H130】意识的哲学思考: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1049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深入探究哲学上的意识之谜,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

这篇文章围绕意识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意识包括体验性、清醒状态、觉察能力等层面,重点聚焦体验层面的意识。接着指出意识体验具有隐私性,虽有特殊案例但总体隐私性仍是事实。然后探讨理解与自身体验不同的意识状态非常困难,如想象蝙蝠的感受、颠倒光谱等。还提到意识与大脑相关但可能超越物理基础,科学解释意识存在局限性。之后讲述检测意识存在是个难题。最后强调意识问题不仅是哲学问题,还关乎道德判断和与人工智能共处等多方面。

  1. 意识具有多层面含义,而体验层面的意识是我们存在的根本部分,但又充满谜团。
  2. 意识体验的隐私性是其本质固有特性,即使存在特殊的精神互联案例也不能否定。
  3. 意识体验的主观性使我们难以理解与自身差异大的意识状态,无论是不同生物还是不同个体间。
  4. 意识与大脑有密切联系,但可能超越物理基础,这使科学对意识的解释面临挑战。
  5. 检测意识的存在是一个难题,目前还没有可靠的判断方法,这影响着对人工智能是否有意识的判断。
  6. 意识问题在道德判断中有重要意义,涉及到我们对待其他生物和可能有意识的人工智能的态度。

正文:

你有没有想过,成为“你”是什么感觉?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意识这个哲学难题,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

想象一下,你正在为一群潜在投资者做演讲,这场演讲至关重要。站在会议室前,你一边发表准备好的讲话,一边仔细观察听众的反应,试图揣摩自己的表现如何。坐在正对面的人给了你一个鼓励的微笑,但他旁边那位的表情却有些古怪。

是你的话让他感到困惑,还是他只是觉得无聊?靠窗那位嘴角带笑的人又是怎么回事?他是被逗乐了,还是在暗自嘲讽?

当你思考这些问题时,实际上你在探索的就是意识。更具体地说,你在探索的是我们所谓的“体验性意识”

这种意识涵盖了广泛的体验,从愉悦到不适,从痛苦到快乐。它包括了所有感官模式的体验,而且常常是同时发生的。比如,当你坐在篝火旁,你能看到火焰的橙色光芒,听到木柴的噼啪声,感受到热量,闻到烟味,品尝刚烤好的棉花糖夹心饼干。这些体验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此刻“作为你”的独特感受

然而,我们谈论意识时,并不总是指体验。有时,“意识”指的是清醒状态。例如,当你熟睡或因酗酒而昏迷时,你就处于无意识状态。另外,“意识”有时也指觉察能力。比如,当你开车时走神,虽然你是清醒的,但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周围的环境。这种意识也是社会活动家在进行意识唤醒时所关注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聚焦于体验层面的意识,也就是哲学家们所称的“现象的意识”。这种意识构成了我们存在的根本,甚至可能是最本质的部分。

然而,尽管它如此基础,尽管我们对自身的意识体验如此熟悉,意识的概念仍然充满了谜团。长期以来,哲学家们发现意识的本质难以理解和阐释,因此大量的哲学探讨都围绕着意识所带来的各种难题展开。

在这篇指南中,我将带你一起探索这些难题,并引导你以哲学的视角来思考它们。无论你是否察觉,意识其实是你所有体验的核心。它在塑造你的身份和自我认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影响着你的职业选择、兴趣爱好,以及人生目标和理想。它也深刻影响着你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你的恋爱经历、家庭纽带和友谊。此外,它还在你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深入理解意识体验的本质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一、隐私:意识的内在属性

意识体验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它被认知的方式。当你想知道朋友是否正在经历情感困扰时,你会观察他们的表情或倾听他们的倾诉。但当你自己经历情感困扰时,你不需要任何外部线索。你对自己的意识状态有一种直接的感知,这是你对朋友的意识状态所没有的。你可以通过内省——可以比喻为一种“向内观察”——来了解自己的意识状态。

每个人只能通过内省感知自己的意识状态,这一事实揭示了意识本质的一个深层特征:它是私密的。这种隐私性是原则性的,而非实践性的。换句话说,意识体验的隐私性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而是意识本质的固有特性。

想象你和朋友们围坐在篝火旁。从某种角度看,你们的体验是共享的——你们看到相同的火焰,听到相同的木柴噼啪声。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你的意识体验是完全私密的,只属于你自己。当朋友试图表达同理心时,可能会说:“我感同身受。”但这句话不能被字面理解,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然而,加拿大的颅连体双胞胎克里斯塔和塔蒂亚娜·霍根的案例似乎挑战了这一观点。这对姐妹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惊人的精神互联。她们似乎能够分享彼此的感官体验。婴儿时期,给一个人嘴里放安抚奶嘴可以让另一个停止哭泣;一个人被针刺时,另一个也会表现出疼痛感。随着成长,这种联系并未减弱。如果她们的母亲在一个人眼前展示物品,另一个闭着眼的人也能准确描述物品的特征。当一个人被触摸时,另一个闭眼的人能准确指出触摸的位置。

这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未来的技术是否能实现类似《星际迷航》中的心灵融合,或者其他形式的意识共享?尽管如此,撇开对未来技术的猜想,目前我们的意识体验仍然是私密的,这一点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二、想象成为一只蝙蝠

意识体验的本质隐私性给我们理解他人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当我们试图理解那些体验可能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命时。你是否曾在夜幕降临的森林中,目睹过蝙蝠在黑暗中自如飞行的场景?这种能力对我们来说似乎神秘莫测。你有没有想过,那样在夜空中翱翔会是什么感觉?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理解做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体验?这正是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在半个世纪前提出的深刻问题。

蝙蝠无疑拥有意识体验。作为哺乳动物,它们表现出我们认为与意识相关的复杂行为。然而,蝙蝠的体验与人类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类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来感知世界,而蝙蝠则通过回声定位来导航。对蝙蝠而言,使用回声定位的感觉可能与我们使用视觉的体验有着天壤之别。那么,我们是否有可能缩小人类与蝙蝠体验之间的鸿沟呢?

由于人类不具备回声定位能力(尽管有些人可能使用类似的技术),我们无法直接体验蝙蝠的感受。那么,我们能否通过想象来理解这种体验呢?内格尔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试图想象自己手臂上长着蝠翼,通过高频声波反射系统感知周围环境,整天倒挂在阁楼里,这些都无济于事。即便我能想象到这些(实际上我的想象力也很有限),它最多只能让我知道如果我表现得像蝙蝠会是什么感觉。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我想知道的是,对蝙蝠而言,做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然而,当我尝试想象这一点时,我发现自己被局限在自己头脑的资源范围内,而这些资源根本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

在内格尔看来,意识体验本质上是主观的,只能与单一的视角相联系。他还认为,这种体验无法用客观术语来解释。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这一观点,但现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正是意识的主观性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那些与我们自身体验截然不同的意识状态。

当我们试图理解那些与我们有着巨大体验差异的人时——比如不同种族、民族、性别、社会阶层或身体状况的人——要真正知道“做他们”是什么感觉可能是遥不可及的。

也许,如果我们花大量时间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且我们拥有出色的想象力,我们可能能够借助想象力来获得对他们意识体验的某种理解,甚至是相当深入的理解。但是,意识的主观性使得这种尝试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三、你眼中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从小我们就学会,在交通中红灯意味着停,绿灯意味着行。当你我看到红灯时,我们都会踩刹车。这让我们相信,我们正在经历相同的意识体验,有着相同的感觉和体验质感。哲学家们常常将这些体验的现象特征称为“感质”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可能性:当我们同时看着一个红灯时,我们实际上可能正在经历完全不同的颜色感质。也许当你看到红灯时,你的体验恰恰是我看到绿灯时的颜色感质,反之亦然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分辨出这种差异呢?

这个谜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他指出,同一个物体可能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同时产生不同的体验,而我们却无法察觉。正如他所描述的,可能“一个人看到紫罗兰在他脑中产生的观念,与另一个人看到万寿菊产生的观念相同,反之亦然”,而且“这永远无法被证实,因为一个人的意识无法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去感知那些感官器官产生了什么样的表象。”

哲学家们将这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称为“颠倒光谱”,因为它假设你的感质可能与我的完全相反。颠倒光谱的可能性与意识的隐私性和主观性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意识体验无法共享,也无法客观捕捉,我们才无法排除即使在看同一个物体时,我们彼此之间可能有截然不同的颜色感质的可能性。

你可能会认为,我们的行为会揭示这种差异。但是,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颜色词的。

你的父母指着一个成熟的番茄、一个停止标志或者芝麻街的Elmo说“这是红色的”。他们指着一根西兰花、一片草地或者科米蛙说“这是绿色的”。你自然而然地将“绿色”这个词与你看到科米蛙时的颜色体验联系起来,无论那种颜色体验对你来说感觉如何——即使那种颜色体验恰恰是你父母看到Elmo时的体验。

无论那种颜色体验是什么,你最终都会成为“红色”和“绿色”这些词的完美使用者,你会在红灯时停下,在绿灯时前进,你会正确地识别豌豆和西兰花是同一种颜色,苹果和番茄是同一种颜色。

然而,并非所有的意识体验都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发生倒置。以快乐和痛苦为例,如果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倒置光谱理论,就会发现这种倒置几乎不可能不被发现。试想一下,如果当你被羽毛轻轻挠痒时,你感受到的却是我踩到乐高积木时那种剧烈的疼痛,这种情况显然无法隐藏。毕竟,痛苦往往伴随着不由自主的身体反应,如皱眉或畏缩,这些反应会立即暴露这种感觉的倒置。

尽管我们可以排除某些类型意识体验的倒置假说,但关于颜色感觉的倒置光谱之谜仍然存在。这不仅引发了我们对彼此意识体验差异程度的思考,还为意识的科学解释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科学或许并非无所不能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2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