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中英版本:
“在我上大学时,有一位学习特别认真的哲学研究生曾对我说,他从不关心自己在一门课上得了多少分,他只关心自己在这门课上学到了什么。”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学习与成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理论上来说,你不需要为课程中的考试做特别准备,正如你不必为血液检查做额外准备一样。 理论上,你可以通过上课、听课、阅读、做作业来学习,而之后的考试只是衡量你的学习效果。 然而实际上,说””为了考试而学习 “”几乎是多余的,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学校这个人为设定的游戏里,你可以凭借纯粹的努力和考试技巧,就得到老师对你的赞赏和高分。 但在真实的世界里,人们只关心你的努力是否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社会并不会因为你付出了努力,就自动给予你应有的回报。
浪费你的时间并不是教育系统对你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它最糟糕的是训练你通过破解糟糕的考试来取胜。 如何让大学里的学习富有成效?如何判断一份工作的好坏?
阅读这篇文章,你将重新思考学习的真正目的,以及如何在教育和职业生涯中寻找更有意义的成功路径。
正文:
在学校里,最有害的并非从某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而是那种「为了好成绩而学习」的思维模式。
在我上大学时,有一位学习特别认真的学长对我说,他从不关心自己在一门课上得了多少分,他只关心自己在这门课上学到了什么。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
对我和我们大部分同学而言,大学学习的真正推动力,无疑是那些课程的考试。我的态度十分认真:对于大多数课程,我都怀着真挚的兴趣,并且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
但每当面临考试,我所投入的努力和精力,总是远远超出平时的学习。从理论上讲,考试只是检验你在课程中学到了什么。你不需要为课程中的考试做特别准备,正如你不必为抽血化验做额外准备一样。
理论上,你可以通过上课、听课、阅读和/或做作业来学习,考试只是来检验你的学习成果。然而,几乎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明白,理论与实际情况往往天壤之别。
所以,当听到有关“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解释时,就好比是听到一个词汇的词源,而其实这个词的含义早已翻天覆地地改变了。
实际上,说“为了考试而学习”几乎是多余的,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学习。
勤奋的学生和懒惰的学生的区别在于,前者努力学习,后者不努力学习。没有人会在开学两周后就通宵达旦。
虽然我是个勤奋的学生,但我在学校的所有努力几乎都是为了在课程中取得好成绩。
对许多人来说,上面的「虽然」似乎很奇怪。这难道不是在重复同一个意思吗?勤奋的学生不就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吗?这就是将「学习与成绩」混为一谈对我们文化的深刻影响。
那么,将学习与成绩混为一谈真的有那么糟糕吗?的确很糟糕。直到我管理 Y Combinator 几十年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我在学生时代就知道,为考试而学习与真正的学习相去甚远。最起码,考试前一晚塞进脑子里的知识是留不住的,但问题比这更严重。
真正的问题是,大多数考试并没有检验他们真正想要检验的东西。
如果考试确实是对学习的真正检验,那么取得好成绩与学习就会是一回事。但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给学生的考试都易于破解。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清楚这一点,并且毫无疑问。
当你意识到不这样做听起来是多么幼稚时,你就会明白了。假设你正在上一门关于中世纪历史的课,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期末考试应该是对你中世纪历史知识的一次检验,对吗?
所以,如果从现在到考试只剩几天时间,并且你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那么最好的办法肯定是阅读你能找到的关于中世纪历史的最好的书籍。这样你就会对中世纪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考试成绩也会更好。
然而,有经验的学生心里会说:“不,不,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只读好书,你学到的大部分内容都不会出现在考试中。
你应该阅读的不是好书,而是课程讲义和指定读物。甚至其中的大部分你都可以忽略,因为你只需要担心那些可能出现在考试题目中的内容。
你需要找到明确定义的信息块。如果指定读物中的某篇文章对某个细微问题进行了有趣的探讨,你可以放心地忽略它,因为它不太可能成为考试题目。
但如果教授告诉你”西斯玛分裂”(Schism of 1378)的三个潜在原因,或者黑死病的三个主要后果,你最好记住它们。它们是否真的是这些事件的原因或后果并不重要。但对这门课的考试而言,它们是。
在大学里,通常能找到历年的考试试卷副本,这进一步缩小了你需要学习的范围。除了学习这位教授会问什么类型的问题,你通常还能得到实际的考试题目。许多教授会重复使用它们。在教了10年之后,即使不是故意的,也很难不这样做。
在某些课程中,如果你的教授有某种政治倾向,你也必须表现出同样的倾向,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做法的必要程度因课程而异。在数学、硬科学或工程类课程中,很少需要这样做,但在其他一些课程中,如果不这样做,你几乎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在一门关于某个主题的课程中取得好成绩与学到很多关于该主题的知识是如此不同,以至于你不得不二选一,你也不能怪学生们选择了成绩。毕竟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成绩来评价他们——研究生项目、雇主、奖学金,甚至他们自己的父母。
我喜欢学习,我真的很享受我在大学写的一些论文和程序。但在交了某门课的论文后,我有没有坐下来,仅仅为了好玩而再写一篇呢?当然没有,因为我还有其他课程要应付。
如果必须在学习和成绩之间做出选择,我选择成绩。我上大学不是为了表现不佳。
任何关心成绩的人都必须参与这场游戏,否则就会被其他在乎成绩的人超越。在顶尖大学,这几乎意味着每个人,因为那些不在乎成绩的人根本就不会来到这里。
结果是,学生们竞相将「学习」和「取得好成绩」之间的差距最大化。
为什么考试这么糟糕?更准确地说,为什么它们这么容易被破解?任何有经验的程序员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软件作者没有注意防止软件被黑客攻击,那么软件被破解的程度会有多高?通常情况下,它会像筛子一样漏洞百出。
可破解性是任何权威机构实施的测试的默认设置。你所面临的测试之所以总是那么糟糕,总是与它们应该检验的东西相去甚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制定这些考试的人并没有花太多精力防止它们被破解。
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的考试很容易被破解,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毕竟他们的工作是教学,而不是制造无法破解的考试。
真正的问题是成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成绩的过度负担。如果成绩仅仅是老师告诉学生他们做对和做错了什么,就像教练给运动员的建议一样,学生就不会被诱惑去破解考试。
但不幸的是,过了一定年龄后,成绩就不仅仅是建议了。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你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评判。
我以大学考试为例,但实际上大学入学考试是最难被破解的。大多数学生一生中参加的所有考试都很糟糕,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学入学考试。
如果进入大学仅仅是让招生官员像科学家测量物体质量那样测量一个人的思维质量,我们就可以告诉十几岁的孩子“多学点东西”,就这么简单。但高中生活与大学录取标准的迥异之处,恰恰揭示了大学招生体系的荒诞。
实际上,高中生为了迎合大学的招生要求,所做的那些古怪而具体的事情,与大学招生的可破解性成正比。那些让你提不起兴趣的课程,充斥着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只为证明自己是个“全面发展”的人。就像下棋一样,标准化测试充满了人为的设定。“论文”也是他们必须写的,据说是为了达到某个非常具体的目标,但具体是什么,却没人告诉你。
除了对孩子们的不好影响之外,这个测试本身也很糟糕,因为它非常容易被破解。操纵它的程度之大以至于有一个完整的行业就是为此而生。这就是考前培训公司和招生顾问的明确目标,也是私立学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为什么这个测试这么容易被破解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它所测量的内容。虽然流行的说法是,进入好大学的方法就是要非常聪明,但名校的招生官们既不只看重这一点,也不声称只看重这一点。他们在寻找什么呢?
他们寻找的不仅仅是聪明的人,而是在某种更普遍意义上值得钦佩的人。这种更普遍的令人钦佩程度是如何衡量的呢?凭招生官员的感觉。换句话说,他们招收他们喜欢的人。
所以说,大学入学考试考验的是你是否符合某些人的口味。这样的测试当然会被人破解。因为它非常容易被破解又(被认为)有很多利益在其中,所以它被破解得最厉害。
这就是为什么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极大地扭曲你生活的原因。难怪高中生常常有疏离感。他们生活的轮廓完全是人为设定的。
但浪费你的时间并不是教育系统对你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它最糟糕的是训练你通过破解糟糕的考试来取胜。这是一个更微妙的问题,直到我看到它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当我开始在 Y Combinator 为初创企业创始人,尤其是年轻创始人提供建议时,我对他们似乎总是把事情搞得过于复杂的方式感到困惑。他们会问,你如何筹集资金?让风险投资人愿意投资你的诀窍是什么?
我解释说,让风险投资人愿意投资你的最好办法,就是真正成为一个好的投资对象。即使你能欺骗风险投资人投资一家糟糕的初创企业,那也是在欺骗你自己。你在要求他们投资的同一家公司上投入了时间。如果这不是一项好的投资,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他们会说:“哦”,然后在消化这一启示后暂停一下,他们又会问:“怎么才能让初创企业成为一项好的投资?”
于是我会解释,让一家初创公司有前景,不仅是在投资者眼中看起来有前景,而是实际上有前景。一家初创公司有没有前景的关键在于它的增长。最理想的是收入增长,但如果达不到,那就是使用量的增长。他们需要做的是获得大量用户。
如何吸引大量用户?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他们需要做一个大型发布会,以获得“曝光”。他们需要有影响力的人谈论他们。他们甚至知道他们需要在星期二发布,因为那是获得最多关注的时候。
不,我会解释说,这不是获得大量用户的方法。
获得大量用户的方法是把产品做得非常好。这样,人们不仅会使用它,还会把它推荐给他们的朋友。而且一旦开始,你的产品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