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94】任正非:先学会走路再去学跑

【H094】任正非:先学会走路再去学跑—曹哲成长社群
【H094】任正非:先学会走路再去学跑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850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员工:99年及2000年的管理要点上都讲到:“……个人永久性的标记(学历、职称、社会荣誉等)仅仅是个纪念……”。

但是我觉得公司现在并不是把学历、职称等等做为纪念,而是做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如公司内部招聘的职位说明书上非基层岗位有99%需要本科以上的学历,每次领导讲话时好象招了本科以下学历的人就感觉到这个部门的地位低了。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大专学历,97年做为车间副主任招进公司,98年第一季度我使母板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0%;98年7月我调入生产干部部负责合理化工作,在98年底公司评比生产杰出奖我在5个中里获得了2个奖。

我认为自己干的工作应该说不比本科学历的人干得差,但由于裁员我调出合理化办。我想请问任总,做为一名大专生,要想在公司发展,是继续求学取得本科学历,还是只在基层岗位上发展?

任正非: 我们是拥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还是使用唯物辩证法?我认为一个人文凭如何并不重要,一个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很重要。

拥有学历的人他们曾受到很好的基础训练,容易吸收新的技术与管理。但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很好的技能。我们要以贡献来评价薪酬。

如果说这人很有学问,里面装了很多饺子,倒不出来,倒不出来就等于实际上没有饺子。企业不是按一个人的知识来确定收入,而是以他拥有的知识的贡献度来确定的。

我们强调使用一个干部时,不要考虑他的标记,不能按他的知识来使用,我们必须要按如承担责任、他的能力、他的贡献等素质来考核干部,不是形而上学,唯学历。

特别是对基层干部、基层员工来说,我们有不同的素质模型,我们要在不同的素质模型中去选拔员工,拔高学历就是提高了成本。

作为你自己来说,如果一个本科生来干得比你好,说明他受的基础训练比你多,你应该努力向他学习;如果一个本科生上来干得不如你好,我认为干部部门应该考虑让你多干一段时间,让他多学一段时间。

所以对你来说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你的领导处理问题稍偏颇,形而上学;第二你自己也需要努力。

努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另外就是和周边同事多融合,向他们多学习,提高自己。心里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一个人有心理压力是不成功的。所以我认为努力学习是每一个员工必须要做到的,不管你学历有多高,学历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财富。

但是有好一点学历的人他有好一点的素养,有好的素质,就有接受新东西的能力,这要辩证地看。但华为公司把所有一切岗位都规划成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是错误的,这样成本太高。以后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在定编定员定素质模型时就要定下来,要有工资配额管理,不能把工资额无限拔高。

我们认为成本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要素,不能无限制拔高这个岗位的学历,因为这是要付钱的。如果主管领导这么做就说明这个主管缺少领导能力,他浪费了很多成本。

员工:华为如何创造员工成长的土壤?总不能说是沙漠或是岩石,那我再好的苗也起不来呀。

任正非: 沙漠也要靠你去把它变成土壤,你要敢于用你的身体化成一种肥料,然后这个沙漠才能变成土壤,你要有这种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如果大家都不希望献身,只希望沙漠变成土壤,我在这儿成长得非常快,别人都为我做牺牲,而我不牺牲,那你永远都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讲的献身精神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化成肥料,去把沙漠改造了。

员工:我感觉到在同一个层面里,华为技术整体水平要比华为电气高一个层次。请问为什么?

任正非: 那需要你努力。你努力你就能超越,照理说你们的层次要比华为技术高一个层次才是对的,你们还达不到更高层次,是因为你不够努力。我不知道你一天学习多少个小时,你能否拿一个你一天的作业时间表给我看看?

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学习的,如果是坐两个半小时到北京的飞机的话我至少是看两个小时的书。我这一辈子晚上没有打过牌、跳过舞、唱过歌,因此我才有进步。你要有时间表,从来没有神仙皇帝,也没有什么救世主,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不是在哪个坐标位置上才会进步,换一个坐标就不能进步,进步完全靠自己的内因变化,你说邓小平、毛主席谁创造了他们的进步?

员工:我们请了一些德国专家,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内心有许多矛盾,为什么要尽听他们的?我们应该向德国专家学一些什么东西?

任正非: 我认为小孩要先学会走路再去学跑,现在我们还是幼稚的,多向人家学一学,等你真正学透了以后,你就可以有思维了。

先形式后实质,也是我们公司向外面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在向IBM学习如学IPD的过程中,从各部门调来一些人,开始也在批判IBM,我将他们全部都赶走了。

我们就是要好好向人家学,他就是老师,学明白了再提意见。一知半解就提意见,那是浮躁的。你提意见要提得很准确很细致,除非你很有经验。向人家学习也确实是痛苦的,华为公司就是在“左”和“右”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员工:我感觉做市场象下棋一样,一步棋要比五步棋可能容易,五步棋能最终取得胜利。而如果说棋即将下完的时候,菜单命令我们不下棋了,或者菜单根本就换了,它不承认比赛结果,那么以后我们做市场的时候还要不要做长远考虑?对于我个人来说,为了我在华为公司的发展,我是该走三步棋还是走五步棋?

任正非: 首先是主管领导都要有良好的意识和管理方法,大家按这个路能走到一个良好的地方。但这种保姆本身就不存在。世界一直是在变化的,如果你的主管水平低,不察觉,还一直走下去,满足了你的下棋,毁灭了公司的前程。

他如果感觉到了,要及时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调整时,他也不一定有水平,也许再走两步棋还会又调整你,挫伤了你的积极性。

因此,要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主管提高水平,一次就把事做对;或者调整时很慎重,一次就调整好。另外就是你要积极地思考,提出建议,加强沟通,真觉得走错了,就不必再走下去。

我认为每个员工要受得起挫折和委屈。历史上经常发生重大转折,在这种转折的时候,可能这个车子一转弯就甩出很多人,那么被甩出去的人怎么办?如果我们对被甩出去的人都加以无限的同情,那可能我们的车子也装不下了;但是我们不同情这些甩出去的人,我们也觉得不太道德。

从人力资源任职资格的评价来说,要考虑你前面五步棋所走的内容,就是要考虑你具备的能力。下一项工作,任职资格不要从头测评起,可以从中间第三步开始,应该给你一个肯定。这种错误是领导造成的,不应该由员工来负责,但做为员工本人也不要去计较这一点小小挫折,人生的路还长得很。

一生走得很顺利的人,你们要警惕一点,你们可能把华为公司拖进了陷阱,所以我和人力资源部不断讲话,讲这个原则,录用一个干部,最主要是要考虑这个人曾经是不是在外面受过重大挫折,而且这个人已经认识到这个挫折,已经改进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曹哲说:一帆风顺是一种理想状态,极低概率能撞上。但是曲折才是常态,怎样去应对曲折,迈过去,才具备继续向上攀升的能力。能力的大小是看解决问题的难易,问题就是曲折,要有耐心以及坚定的信念,才能持续攀升。】

只是这番话经常传不到基层去。我在很多文章上都讲过,人的一生太顺利也许是灾难,你没有注意看,你注意看后你就会认为你受挫折是福而不是灾难。

员工:当公司的一个产品进入了后期,但由于市场原因,这个产品的维护可能会长期存在。我就是这样一个产品的技术骨干,部门要给我一个维护专家的称号。作为这样一个专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任正非: 作为一个维修专家,你很光荣,专家专家,就是懂一、二点是专家,懂得很多就不叫专家了。维修专家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一种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维修专家。

维修专家的前途往哪里去?有两个前途,一个就是继续做这个维护专家,帮我们守住这个阵地,守到20年。占住这个位置,全中国就我一号种子,这是我的拿手活了。

或者你守不了20年,只能守1年2年,那你就培养一个接班人,如你的接班人能够接过你原来维修专家的班。你就可以努力学新技术、新产品,那你就可以走入新的产品领域成为新的专家,新的领域很广阔,随你怎么跃;

第二个方面,觉得我守着这个产品时,个人技术水平在慢慢退化,不可能在新的技术上赶上新的成员,可以横向学习管理,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管理岗位主要是要懂管理,并不要求技术精通到专家水平。专家有大有小,小的也是专家。因此这么看问题,你的出路是有的,你要努力学习,对自己的人生要策划好。

员工:我是中试试制中心的,我觉得我的工作没有成就感。我觉得我们部门定位非常不准,市场所有的发货都由我们来承担,市场的退货以及中研中试下达的大量的更改都是由我们来完成。说得很好,我们是要负责验证工作,但至今为止都没有开展起来。如果让试制工程师只是做发货和简单的更改的话,对谁来说都觉得很没有成就感。那么我们该向哪些方面努力?

任正非: 人的一生要耐得住寂寞,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成长之前都是非常寂寞的,你们老是看到他的光辉,我就老看到他的寂寞,所以我们对人生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你如果觉得这件事不光辉,换个光辉的事情做做,你可以到市场部签合同呀!太具体了,太刺激了。不过发给你的货都是试制中心干得不好的产品,刺激过后,是哭笑不得。

我认为你那里有巨大的空间,刚才你自己说的,很多工作都没有开展起来很混乱,其实乱中就出英雄,你那儿混乱就有英雄用武之地,你那里会有许多机会可以让你站起来,你能不能去把这个规律理清楚?能不能做出一个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个发货流程中的问题?做事的流程非常快,效率提高很多倍,你的成就感不就出来了吗?不要追求青史留名,没有意义。你那个岗位是可以出英雄的地方,刚好老虎那么多,你都看不见,非要到景阳岗去打虎。

【曹哲说:混乱是一种常态,如何在混乱中划分出规整,是一种能力。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是人的本能,不需要能力。在混乱中不断试错,理清楚自己的长处,并且发挥出来,就是一种正向激励。但是追求完美、追求看起来很厉害的方向,没有意义,容易迷失自己。所有的事情分析整理下来,其实都是一些琐事小事,做好每一件事,总能厚积薄发。】

员工:谈一下爱护和引导员工的问题。这里面我举个事例:去年中试部有一个员工被辞退,辞退的原因之一是他的考评一直都是C,二是他从来不参加工作之余的活动。

这里我不明白,这个时间已经很长了,为什么领导没有去找他谈过。有一次他自评为C时,他的一个直接上司就说:“正好我的ABCD还差一个。”对此您怎么看?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4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