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80】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

【H080】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曹哲成长社群
【H080】成功学批判——简述其危害性及各种谬误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3.9
立即购买
未登录!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永久查看!
付费阅读
已售 372

【点击查看】如何正确使用求知行囊阅览室

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zhuce.jpg

文章目录

一、成功学的危害——【单一化】“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二、成功学的谬误——对【速成、捷径】的幻想

三、成功学的谬误——对【复制】的幻想

四、成功学的谬误——混淆【优秀】与【卓越】

五、成功学的谬误——【幸存者偏见】

六、成功学的谬误——对【随机性 & 混沌性】的忽视

七、成功学的谬误——依赖于“【伪】心理学”

今天来聊一聊成功学的话题。

一、成功学的危害——【单一化】“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在聊“谬误”之前,先聊聊“危害性”。 如果你经常看我的博文,应该意识到我是极力鼓吹“多元化”而反对“一元化”(比如下面这篇,就是批判“一元化”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多元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如果某个社会中,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活力的,也是健壮的;反之,如果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非常单一化,那么这个社会是僵化的,也是脆弱的(容易崩溃)。

如果你想不通这个道理,可以联想一下生态圈的例子。生态圈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盛行,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在拜金思潮泛滥的过程中,成功学虽然【不是】“拜金思潮”泛滥的根源,但成为“拜金思潮”泛滥的【催化剂】——很多人受到“成功学”的影响,把“名/利”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就导致拜金主义的进一步泛滥。

为了避免误解,我重申一下: 我并不反对某些人追求“名/利”。比如商人追求经济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整个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在拜金,那就值得我们思考。

二、成功学的谬误——对【速成、捷径】的幻想

非常多的成功学资料都在鼓吹“速成”和“捷径”——这几乎是成功学的主要卖点。所以我首先来批一下这个谬误。

为了避免歧义,先界定术语:

本章节所说的“速成”指的是:快速形成某种能力或技能(内在的)。

本章节所说的“捷径”指的是:快速做成某个有价值的事情(外在的)。

01.“速成”的谬误

假设某个【高价值】的技能/能力存在“速成”的方法,那么假以时日,这个方法必定流传开来,并被足够多的人掌握。按照经济学规律(物以稀为贵),一旦足够多的人具备,那么该技能/能力就【不可能】再保持高价值啦。 所以,成功学所鼓吹的“速成方法”,要么方法本身是假的,要么方法对应的技能是低价值的。 就以“编程”来举例: 曾几何时,书店中充斥着一些很唬人的编程入门书。比如《21天精通C++》,比如《24小时精通SQL》。这些都是典型的用“速成”来忽悠。这类书籍显然不靠谱! 为了增加我观点的说服力,介绍一篇大牛(Peter Norvig)写的文章——《十年学会编程》原文地址:https://norvig.com/21-days.html,原文很长就不再赘述。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Peter Norvig 就分析了——为啥编程是【无法】速成滴? 如果你是程序员,不妨想想看:连身为 Google 研究总监的 Peter Norvig,都说要“十年”,你以为自己比他更牛逼吗?

02.“捷径”的谬误

成功学所谓的“捷径”,无非两种:“真捷径”和“假捷径”。 “假捷径”自然无需多说,咱们来聊聊“真捷径”。 之前分享过一篇:

《为啥急功近利反而赚不到钱——给拜金主义者的忠告》

在那篇博文中,我强调了一个观点:人满为患的康庄大道反而变成羊肠小道;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反而变成康庄大道。 说得再通俗一点: 如果你知道某个捷径,通常意味着别人也知道。而捷径如果被足够多的人知道,将不再成为捷径,除非你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竞争壁垒,使得你能够【独享】这条捷径。 顺便说一下: 其中我提到了一本知名的军事理论著作《战略论——间接路线》。虽然是军事著作,但其实这本书里面介绍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其它的很多领域(比如:政治、经济、职场…),此书通篇都在批判“直接路线”,建议大家可以买书籍读一下。

三、成功学的谬误——对【复制】的幻想

四、成功学的谬误——混淆【优秀】与【卓越】

几乎所有成功学的相关书籍/文章/资料,都【没】区分这两者。实际上这两者完全不同。

01.定义

我对“优秀”的定义是:在某个领域成为最好的【20%】,就可以称为优秀啦。

(为啥比例定为 20% 捏?此处借鉴了《二八定律》)

我对“卓越”的定义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能载入史册。 (以程序员来举例——比如“Stallman、Linus”之类的大牛,就可以算是卓越的程序员)

02.差异

为啥说“优秀”和“卓越”完全不同? 要成为“优秀”,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滴——大多数情况下,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成; 相反,要达成“卓越”【非常非常难】!!!具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必须滴,但也是远远不够滴。除此之外,还需要依靠“运气”,或者叫“随机性”(本文后面会提到“随机性”的话题,到时候我会解释这点)。

五、成功学的谬误——【幸存者偏见】

六、成功学的谬误——对【随机性 & 混沌性】的忽视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声明
THE END
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

vip.jpg

点赞12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