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不断更新,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六个提升效率的关键习惯。只要你能把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习惯融入生活,就能确保2025会成为你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年。
习惯一:摒弃年度目标设定
第一个重要习惯就是摒弃传统的年度目标设定。虽然每年年初制定年度目标时都会让人感到激动不已,但这些年来,我在个人和事业发展中逐渐发现了一种更有效的目标设定方法。
回顾过去那些真正实现的目标,特别是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都是通过这种新方法达成的,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年度目标。这种新方法就是我所说的“季度任务”。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不是着眼于整年的目标,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90天要完成的目标上。
这个理念在《12周做完一年工作(The 12 Week Year)》一书中有详细阐述,同时也被商业界广泛采用,比如瑞安·戴斯(Ryan Deiss)的《规模化增长(Get Scalable)》和吉诺·威克曼(Gino Wickman)的《掌控力(Traction)》等著作都提到了这种方法。
季度任务的优势在于它的可视化程度高——你可以在一张纸上清晰地列出未来12周的计划。相比之下,年度目标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是到了二三月份,因为有了新的进展和认知而不得不调整目标;要么是完全没有进展,却安慰自己“反正还有大把时间”,结果半年、大半年过去了,目标依然纹丝未动。
季度任务的核心就是让你在每个90天的开始,或者在你准备好的任何时候,明确定义未来三个月内最重要的三到四件事情。我建议每个季度不要设定超过三到四个任务,因为任务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我通常会把任务分为工作和生活两大类,分别思考在这两个领域想要达成的目标。
有些项目可能需要超过90天才能完成,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们分解成90天的子项目。比如在我写《高效原力(Feel-Good Productivity)》这本书时(,我就采用了90天为周期的工作方式。虽然写一本书是个需要三年时间的漫长过程,但如果把它分解成季度任务,比如第一个季度完成初稿的前三章,就会显得更加可控。
如果你想让明年成为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年,在追求有意义的目标的同时享受这个过程,我强烈建议你采用这种90天周期的目标设定方法,而不是传统的年度目标。不过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使你设定了这些90天的季度任务,它们也可能像新年决心一样,在季度开始时定下却很快被遗忘。这就引出了我们的下一个习惯。
习惯二:每周重置
第二个习惯是效率领域中的一个经典法则,几乎所有关注效率提升的人都对它推崇备至。这个方法最早是由效率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在2001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中推广开来的。这个习惯就是每周回顾,我更愿意称之为“每周重置”。
具体来说,就是每周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上周的表现,同时为下周制定重点计划。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不需要花费八个小时来做什么复杂的规划,只要用10到20分钟,认真思考一下过去一周的得失,然后问问自己:“下周我最需要关注的事项是什么?”这个简单的习惯会让你的工作效率产生质的飞跃,帮助你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每周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查看上周的日程安排,肯定自己取得的成绩,为做得好的地方给自己一个鼓励。
这个习惯就像一个检查站,提醒你:“我的季度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进展如何?”有时候,因为生活太忙,或者时间冲突,我可能会连续一两周都错过每周重置。等到第三周再看到“季度任务进展如何”这个问题,我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忘记了三周前设定的目标是什么。这时我就会翻出我的目标文档来查看季度任务列表,然后常常会发现:“啊,原来我本该做这件事的,结果完全给忘了。”这样就能重新把计划拉回正轨。
每周重置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帮你定期检查季度任务的进展情况。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生活中的其他变化,你可以为接下来的一周确定最重要的三件事。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我可以非常真诚地向你保证,一旦你开始实践,它一定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关键,帮助你把明年打造成最精彩的一年。
习惯三:“晨间宣言”
假设你已经确定了本周的三个重点事项,但如果你不小心把它们忘了怎么办?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第三个习惯了。这个习惯同样是效率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功。如果你已经在践行,那很好;如果还没有,也不用担心,这正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内容。这是一个极其容易培养的习惯,通常只需要一两分钟,我把它叫做“晨间宣言”。
什么是晨间宣言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花两分钟时间回答几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本周的三个重点事项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
这和每周重置时回顾季度任务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提醒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但晨间宣言更进一步,它要求你每个工作日都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个日常检查点特别有用,尤其是在你错过每周重置的时候。
比如有时候因为状态不好,我可能会跳过每周重置,但当我执行晨间宣言时,面对“本周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会意识到:“哦,对了,我这周还没做重置计划。”这时就可以趁机重新思考并确定本周的三个重点优先事项。
这个习惯特别重要,因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过分关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快、更有效率。但真正能带来突破性进展的,不是执行的速度,而是你选择做什么,选择朝什么方向前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感觉自己每天都很忙碌,效率很高,但在真正重要的目标上却毫无进展。
比如说,如果你像当年的我一样,梦想着建立一个能让你从全职工作转为兼职,或者实现财务自由的事业,但现实中却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中疲于奔命。你可能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色,效率很高,但这些并不能让你向梦想迈进一步。你只是在本职工作中保持高效,而没有为实现真正的理想付出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设定季度任务,进行每周重置,思考优先事项,本质上都是在问自己:我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我觉得既然你在阅读这篇文章,你很可能是个能力不错的人,在工作中表现优秀,做事也很有效率。你面临的真正问题可能是没有把精力投入到正确的事情上。
就拿我自己来说,如果当初在做医生的时候,没有给自己设定建立副业和YouTube频道的目标,可能现在的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要知道,我其实是个还不错的医生,工作效率高,在学校的成绩也不错,而且也挺喜欢医学的。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可能就会一直在这个“跑步机”上前进,而创业就永远只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就是为什么目标的选择比单纯追求效率要重要得多。
让我们回到晨间宣言。这个习惯的核心是提醒我们回顾本周的重点事项和进展情况,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制定的计划,检查是否真的在按计划行事。说到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如果你想让明年成为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年,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切实完成自己承诺要做的事情。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真正付诸行动,坚持365天,你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后的你会完全脱胎换骨。
晨间宣言的作用不在于督促你完成目标,而是帮助你迈出设定目标这关键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个明确的意图,我们很容易就陷入被动的工作状态:机械地完成日程表上的事项,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或者被社交媒体的算法牵着鼻子走。这样的生活是无意识的、未经深思的,虽然看起来很忙碌,但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却毫无进展。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习惯如此重要。晨间宣言就是给自己每天早上两分钟的时间,问问自己:“我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今天我真正想完成什么?”我建议保持这个过程简单直接,因为程序越复杂,就越容易半途而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相信你也会有同感。
正因如此,我把晨间宣言简化到最基本的两个问题:
- 首先是“本周的重点任务是什么,进展如何?”
- 其次是“今天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我特意把第二个问题表述为“今天的冒险会是什么”,因为这种表达方式能让人感觉更愉悦。这也是《高效原力》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如果能以游戏的心态对待工作,不要太过严肃,而是更真诚地把它视为一次探索之旅,效果会更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用“季度任务”而不是“项目”、“OKR”或“目标”这样的词,因为“任务”听起来更有趣味性。同样,我把每天的工作称为“每日冒险”,每天问自己:“今天我要展开什么样的冒险呢?”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在接下来的365天里,每天早上都问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把它记在日程表上。即使你不能每次都完成计划,只要偶尔能实现,一年后的你也会焕然一新。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目标设定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要付诸行动了,这就需要用到第四个习惯。
习惯四:专注日志
习惯五:固定社交活动
习惯六:多模态多任务处理
【点击查看社群介绍】加入曹哲万人成长社群,装备专属你的成长智库: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您只需要把它找到,用就行了!
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想改变先学会付费。先看免费内容,有收获再付费。前1000名200元终身,满额后改为年费。会员务必加微信,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暂无评论内容